連橫 |
|
體裁 |
私修紀傳體通史(獨立完成,且不列於正史與二十四史中) |
時代 |
隋代大業元年(605)~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讓臺灣(1895),共1290年 |
內容 |
1.共三十六卷。分為四紀、二十四志(附表)、六十傳。分上、中、下三部,又稱《三臺》。 (1)紀:相當於《史記》的本紀。依年代先後記載臺灣大事。如:〈開闢紀〉、〈建國紀〉。 (2)志:等於臺灣的專題史。專記典章制度、民俗風情、工商貿易、農業生產、山川地理等。如〈職官志〉、〈田賦志〉。 (3)傳:歷史人物傳記,依時代先後排列。傳主類型概分為:功於臺灣、反抗異族與道德節義三大類。如:〈施琅列傳〉、〈林爽文列傳〉。 2.全書重心在荷人、鄭氏、清代三百餘年間史事。 |
價值 |
1.取材豐富,記事詳備,是研究臺灣歷史的重要典籍。 2.體現漢族先民來臺開墾的艱辛,及奮勇不屈的民族精神,洋溢作者熱愛鄉土的情懷。 |
評價 |
1.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下村宏,序《臺灣通史》曰:「氣象雄渾,筆力遒健,論斷古今,吾幾不能測其才之所至,蓋近世巨觀也。」 2.張繼(張溥泉):「以子長、孟堅之識,為船山、亭林之文。」(「子長、孟堅」分指司馬遷與班固,讚譽其史筆。「船山、亭林」分指王夫之、顧炎武。讚譽其民族精神) 3.張其昀:「《臺灣通史》一書,務在發揚民族精神,分析言之,又包含四點,便是移民精神、革命精神、創業精神和海國精神,綜括起來,可稱之為臺灣精神。」 |
時代 |
清光緒四年(1878)~民國二十五年(1936) |
字號 |
字( 武公 ),號( 雅堂 ),又號劍花。 |
生平 |
1.十三歲時,父親給他一部《臺灣府志》,並說:「汝為臺灣人,不可不知臺灣事。」此事對連橫後來立志為臺灣撰史,有極大影響。 2.清廷割臺後,歷任多家報社主筆,並加入同盟會,鼓吹革命。 3.光緒三十四年,返臺工作,開始撰寫《臺灣通史》。 4.民國三年,到北京清史館任職,盡閱館中所藏臺灣檔案。 5.民國七年,完成《臺灣通史》。 6.晚年全家遷至上海。 |
文風 |
詩多憂懷時事,有悲涼之感;文則論斷古今,筆力遒勁。 |
影響 |
平生致力於保存臺灣文獻,貢獻極大。林熊祥曾為之題聯:「祖國勳昭,正氣長存椽筆史;士林風振,別才爭仰劍花詩」(見於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劍花亭) |
著作 |
1.《臺灣通史》。 2.《臺灣詩乘》:選錄古今二百多位詩人有關臺灣史事與山川風物的詩篇,期望達到以詩記史的目的,故稱「詩乘」。乘,音ㄕㄥˋ,史書。 3.《臺灣語典》:原名《臺語考釋》,旨在探討閩南詞彙語源,以保全當時受日本人壓迫、禁止的閩南語。 4.《雅堂叢刊》:就先賢有關臺灣的著作輯校刊行,以保存臺灣文獻。 5.後人將以上合編為《連雅堂先生全集》。 |
書序 |
贈序 |
|||
性質 |
為書籍、詩文所寫的介紹性文字。內容可包括作者生平事跡的介紹,寫作動機、寫作經過的說明,著作內容、體例的闡述和評價等。 |
1.應用文的一種,或抒發離情,或嘉勉、勸慰行者。早期以抒情為主,後來則抒情、說理、敘事無所不包。 2.託始於老子「君子贈人以言」之說。 3.實為「序跋類」的分支,其源流如下: (1)古人臨別時,送別者集體寫詩贈送給行者,由其中一人為贈詩寫詩序,說明贈詩的用意。此時的贈序是贈詩詩集的序言,本質上屬於序跋類的一種。 (2)沒有贈詩,只有贈序。此時贈序從贈詩詩集中獨立出來,成為一種特殊文體,其性質與用途已遠離「序跋類」,而接近「書信類」。 |
||
異名 |
稱「敘」──「序」、「敘」同音相通。 |
1.蘇洵的父親名序,蘇家因此不用「序」字,改用「引」或「說」。如蘇洵〈送石昌言北使引〉。 2.贈序的「序」不可寫作「敘」。 |
||
類別 |
前序 |
置於書、文之前。又稱「前言」、「卷頭語」。 |
標準 形式 |
贈○○○(人名)序、送○○○(人名)序 |
後序 |
置於書、文之後。又稱「( 跋 )」、「後記」。 |
|||
自序 |
自己為自己的著作所寫的序。 |
特別 形式 |
贈○○○(人名)別、○○(內容)贈○○○(人名)、○○(內容)說送○○○(人名)、○○(內容)說 |
|
他序 |
他人為自己的著作所寫的序。 |
|||
區別 |
為詩文而寫,重在評介詩文。 |
為人而寫,意在送別,贈人以言。 |
||
名篇 |
書序 |
《史記‧太史公自序》、許慎〈說文解字序〉、李清照〈金石錄後序〉、連橫〈臺灣通史序〉 |
韓愈〈送董邵南序〉及〈送孟東野序〉、柳宗元〈送薛存義序〉、歐陽脩〈送徐無黨南歸序〉、王安石〈同學一首別子固〉、蘇軾〈稼說送張琥〉 |
|
詩序 |
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(可視作〈桃花源詩〉之序) 白居易〈琵琶行〉前序 文天祥〈正氣歌〉前序 |
|||
附註 |
古人在親朋師友離別之際,常設宴餞別,在宴上飲酒賦詩,詩成,集合成冊,再由在場某人為之作序;其體製類似「序跋類」中的詩集序。如李白〈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〉、王羲之〈蘭亭集序〉、王勃〈滕王閣序〉。 |
體例 |
體例說明 |
代表作品 |
紀傳體 |
以人物為中心來記載史事,其體例創自司馬遷的《史記》,為中國正史之體例。 |
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等正史、 《臺灣通史》 |
編年體 |
依照時間順序記載史事,將史事和時間緊密結合,易於掌握史事與時代的因果關係。 |
《春秋》、《春秋》三傳、 《竹書紀年》、《資治通鑑》 |
紀事本末體 |
以一段史事之本末為一篇,不受人物拘束,亦不受時間限制,可補正史專以人物為主、編年專以時間為主的不足。 |
《左傳紀事本末》、 《通鑑紀事本末》 |
國別史 |
以國為主,分國記載各諸侯國的史事。 |
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 |
方志 |
以一地為中心,記載地方文獻資料的著作,舉凡一地的沿革、物產、風俗、語言、人物等。 |
《華陽國志》、《臺灣府志》 |
雜史 |
僅記述一事的始末、一時的見聞,或傳鈔舊史自成一書及私家記載的遺文舊事。 |
《貞觀政要》 |
政書 |
記載典章制度沿革變化及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發展狀況。 |
三《通》:《通典》、《通志》、《文獻通考》 |
最早的史書 |
《( 尚書 )》 |
第一部記言體史書 |
《尚書》 |
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|
《( 春秋 )》 |
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 |
《漢紀》(東漢•荀悅) |
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|
《資治通鑑》 |
第一部國別史 |
《國語》 |
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|
《( 史記 )》 |
第一部正史 |
《史記》 |
第一部通史 |
《史記》 |
第一部斷代史 |
《( 漢書 )》 |
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 |
《通鑑紀事本末》(宋•袁樞) |
第一部史評專書 |
《史通》(唐•劉知幾) |
第一部政書 |
《通典》(唐•杜佑) |
文眼 |
結構 |
段旨 |
內容大要 |
以「( 史 )」字貫串全文 |
第一段 |
論舊志的缺失 |
1.臺灣固無史也:有宏大的基業卻無通史的傳承。 2.臺灣舊有方志的缺失: (1)錯誤頗多,文辭不美。 (2)記載的時間太短――僅記清代一朝。 (3)記載的範圍不夠全面――多是地方志而無關全局。 |
第二段 |
續論舊志的不足 |
臺灣晚近大勢的發展: 1.( 西方勢力 )的入侵――舊志不及載。 2.內部紛起的( 民變 )――舊志不備載。 3.內部種種的政治改革――臺灣氣象一新。(依然未載) |
|
第三段 |
歷史的價值與重要 |
歷史的價值:1.民族之精神。(凝聚民族向心力) 2.人群之龜鑑。(垂訓後世) 3.代之盛衰,俗之文野,政之得失,物之盈虛,均於是乎在。(保存文化) 歷史的重要:國可滅而史不可滅。 |
|
第四段 |
修史的困難與急迫 |
1.( 徵文難 ):史料殘缺,考證不易。 斷簡殘編,蒐羅匪易;郭公夏五,疑信相參。 2.( 考獻難 ):賢者、長者去世,缺乏諮詢對象。 老成凋謝,莫可諮詢;巷議街譚,事多不實。 3.因戰亂導致政府和民間資料大量毀損。 兵馬倥傯,檔案俱失;私家收拾,半付祝融。 |
|
第五段 |
修史的經過與內容 |
態度:兢兢業業,莫敢自遑。 體例:紀四、志二十四、傳六十。凡八十有八篇,表圖附焉。 內容:起自隋代,終於割讓,縱橫上下,鉅細靡遺。 |
|
第六段 |
呼籲發揚民族精神,點出修史的期許 |
1.面對祖先(歷史),並展望未來: 追懷先德,眷顧前途,若涉深淵,彌自儆惕。 2.發揚民族精神: 惟仁惟孝,義勇奉公,以發揚種性。 |
(一)荷人啟之
荷蘭人在明熹宗天啟四年(1624)占領臺灣,直至清聖祖康熙元年二月被鄭成功趕走為止,共三十八年之久。荷蘭人在安平(今臺南市安平區)築熱蘭遮城,作為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據點和對臺的統治中心,輸出臺灣的鹿皮、砂糖、硫磺,並將臺灣作為轉運站,使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財貨商品可以輸通,從中獲取相當高的利潤。荷蘭在臺灣的經營,讓臺灣初步顯現以出口為導向的商品經濟雛型,同時也是讓臺灣躍上國際舞臺的開端。
(二)鄭氏作之
順治十八年(1661)四月,鄭成功率軍自鹿耳門登陸,與荷軍相戰半年餘,於康熙元年二月迫使荷蘭人簽約議和,收復臺灣。鄭氏在臺灣推廣教育,建立制度,並以貿易立國。傳至鄭克塽時,清廷遂派施琅攻臺。康熙二十二年鄭氏降清,結束在臺灣二十一年的經營。
(三)清代營之
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得臺灣,次年劃臺灣為一府(臺灣府)三縣(臺灣縣、鳳山縣、諸羅縣),隸福建省。初期對臺灣採消極政策。十九世紀中,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,以及牡丹社事件爆發,才派遣沈葆楨來臺,強化臺灣的防衛力量。光緒十一年,建臺灣省,劉銘傳出任首任巡撫,在臺灣設立防禦措施,整理軍備,建立許多基礎設施,使臺灣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分。
(四)朱一貴
朱一貴是福建漳州移民,曾經當過小吏,後被革職,在大目丁(今高雄田寮)養鴨為業,人稱「鴨母王」。康熙六十年由於臺灣知府王珍的苛政引起民怨,朱一貴遂趁機冒稱明代後裔起兵,其部眾攻陷全臺灣一府三縣,臺灣鎮總兵、副將也都戰死。朱一貴進入府城之後,自稱中興王。滿清政府以事態嚴重,除由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坐鎮廈門指揮外,南澳總兵藍廷珍、水師提督施世驃,率領戰船五百多艘,水師一萬七千多人來臺平亂,隨即逮捕朱一貴等人,使此一民變告一段落,直到雍正元年(1723)餘黨被肅清後才正式結束。
(五)林爽文
林爽文是當時彰化縣大里杙庄(今臺中大里)人,從事農業,是地方有力人士,也是大里杙天地會首領。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由於發生會黨(清末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間地下祕密組織)的楊光勳事件(因兄弟不睦,擁眾鬥爭,被政府官員以集匪動亂之名義誅殺),官府遂至彰化縣積極查辦會黨問題,牽連到林爽文等人。林爽文因而號召天地會成員,在茄荖山(今南投草屯)起事,進攻彰化城,建元順天。林爽文起事後,南部的莊大田也在鳳山響應,一時之間驚動全臺。清朝三次派兵增援臺灣,甚至欽調大軍鎮壓。乾隆五十三年初,林爽文、莊大田先後被福康安所擒。
(六)開山撫番
「番」為明代中葉以來對臺灣原住民的舊稱。清代康熙以後又以漢化程度的深淺分為生番、熟番。清代鼓勵漢人移民後山(臺灣東部)開墾。其步驟為屯兵衛、利林木、通水道、訂壤則、招墾戶、建城郭等。撫番的計畫則為選土目、查番戶、通語言、禁仇殺、教耕稼、給茶鹽、設番學等。
(七)郢書燕說
典出《韓非子•外儲說左上》。楚國郢都有個人在夜間給燕國宰相寫信,燈火不亮。因而對僕人說:「把燭火舉高一些。」他一邊說,一邊便把「舉燭」二字也誤寫到信上。「舉燭」二字,本來不是信上要說的意思。燕國宰相收到信,很是高興。說:「舉燭,是崇尚光明的意思。崇尚光明,就是希望我舉薦賢能之才並且任用他們。」燕國宰相把自己對信的理解報告給國王,國王聽了也很高興。按照信上的話去治理國家,國家很快便治理得很好。國家是治理好了,但並不是原信的意思。《韓非子》中藉此則故事諷刺當時做學問的人,正如這些人一樣,穿鑿附會,曲解原意。
成語 |
釋義 |
相似成語 |
半付祝融 |
被火焚燬 |
付之一炬、半付回祿(火神名)、半付丙丁(五行中,丙丁屬火)、祖龍一炬(指秦始皇焚書)、回祿之災、焚燬殆盡 |
郭公夏五 |
指文字脫誤 |
魯魚亥豕(「魚」寫成「魯」,「亥」寫成「豕」)、三豕渡河(「己亥」誤寫成「三豕」)、魯魚帝虎(「魚」寫成「魯」,「帝」寫成「虎」)、烏焉成馬(「烏」、「焉」、「馬」三字誤寫)、別風淮雨(「列風淫雨」的誤寫) |
喋血山河 |
形容死傷慘重 |
殺人盈野、死傷枕藉、血流漂櫓、血流成渠、流血千里、浮屍百萬、喋血沙場 |
老成凋謝 |
閱歷豐富、熟悉掌故的年長者去世 |
哲人其萎、碩老已逝、耆老凋零、老宿凋謝 |
兵馬倥傯 |
戰爭頻仍 |
烽煙四起、烽火連天、兵連禍結、變亂紛乘、干戈擾攘、戰禍頻仍、戎馬倥傯 |
名山之業 |
不朽的著作 |
不刊(不可磨滅更改)之作、不朽之作、藏之名山、千古絕唱 |
篳路藍縷 |
形容創業的艱辛 |
創業維艱、披荊斬棘、胼手胝足、敝衣柴車 |
郢書燕說 |
指穿鑿附會之說 |
牽強附會、盲從附會 |
風雨雞鳴 |
處於險惡中也不改變操守 |
松柏後凋、〈板〉〈蕩〉忠臣、疾風勁草 |
若涉深淵 |
形容心存戒慎恐懼 |
戰戰兢兢、臨淵履薄、如履薄冰、朝乾夕惕(語出《易經》乾卦)、兢兢業業、臨事而懼 |
管窺蠡測 |
比喻所見狹小 |
管中窺豹、坐井觀天、窺豹一斑、管窺之見、牖(ㄧㄡˇ)中窺日、井中視星、夏蟲語冰(比喻人見識短淺,不能與之談大道理) |
字 |
字義 |
詞例 |
載 |
音( ㄗㄞˋ ) |
|
記錄 |
1.而舊志誤謬,文采不彰,其所記載,僅隸有清一朝。 2.外交兵禍,相逼而來,而舊志不及載也。 3.朱、林以下,輒啟兵戎,藉言恢復,而舊志亦不備載也。 |
|
裝運 |
滿載一船星輝,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。(徐志摩〈再別康橋〉) |
|
承受 |
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。(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) |
|
且、又。指同時做二個動作 |
載歌載舞、載浮載沉。 |
|
音( ㄗㄞˇ ) |
||
計算時間的單位。相當於「年」 |
1.〈出師〉一表真名世,千載誰堪伯仲間?(陸游〈書憤〉) 2.一年半載、三年五載、千載難逢。 |
|
景 |
音( ㄐㄧㄥˇ ) |
|
大、高 |
1.我先王先民之景命,實式憑之。 2.凡百元首,承天景命。(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) |
|
日光 |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。(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) |
|
景色 |
1.朝而往,暮而歸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(歐陽脩〈醉翁亭記〉) 2.風景、景觀、良辰美景、觸景傷情。 |
|
情況、境遇 |
晚景淒涼、好景不常。 |
|
仰慕 |
景仰。 |
|
音( ㄧㄥˇ ) |
||
通「影」,物體的形影、陰影 |
天下雲集而響應,贏糧而景從。(賈誼〈過秦〉)(天下人像雲一般聚集,應聲而起,帶著糧食像影子般追隨他)。 |
|
靡 |
音( ㄇㄧˇ ) |
|
無、沒有 |
鉅細靡遺、之死靡他(至死沒有二心。形容貞節的婦女至死不改嫁)。 |
|
順勢倒下 |
1.苟或不然,人爭非之,以為鄙吝。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!(司馬光〈訓儉示康〉) 2.風靡一時、所向披靡、靡然從風。 |
|
奢侈 |
奢靡、浮靡。 |
|
音( ㄇㄧˊ ) |
||
浪費。通「糜」 |
靡費。 |
|
腐敗、爛,通「糜」 |
生活靡爛。 |
|
有 |
音( ㄧㄡˇ ) |
|
表事實、狀況的正面存在,與「無」相對 |
1.於是而有英人之役,有美船之役,有法軍之役。 2.經十年、二十年而後修之,則真有難為者。 3.古之學者必有師。(韓愈〈師說〉) |
|
無義,置於名詞前為詞頭 |
1.其所記載,僅隸有清一朝。 2.當舜之時,有苗不服,禹將伐之。(《韓非子•五蠹》) |
|
音( ㄧㄡˋ ) |
||
通「又」,用於整數與零數間 |
1.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。 2.為紀四、志二十四、傳六十,凡八十有八篇。 3.受任於敗軍之際,奉命於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!(諸葛亮〈出師表〉) |
|
固 |
本來 |
1.臺灣固無史也。 2.顧修史固難,修臺之史更難。 3.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。(韓愈〈師說〉) 4.彼眾昏之日,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。(顧炎武〈廉恥〉) |
鞏固 |
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。(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) |
|
穩固、堅固 |
根不固而求木之長。(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) |
|
及 |
來得及 |
外交兵禍,相逼而來,而舊志不及載也。 |
和、與 |
1.若有作姦犯科,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論其刑賞。(諸葛亮〈出師表〉) 2.凡我多士,及我友朋,惟仁惟孝,義勇奉公,以發揚種性,此則不佞之幟也。 |
|
比得上 |
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。(韓愈〈師說〉) |
|
至、到達 |
1.及郡下,詣太守,說如此。(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) 2.公曰:「不可,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」(《左傳•燭之武退秦師》) |
|
待、等到 |
及左公下廠獄,史朝夕窺獄門外。(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) |
|
趁著 |
然及今為之,尚非甚難,若再經十年、二十年而後修之,則真有難為者。 |
|
牽連 |
波及、涉及、言不及義。 |
|
漸 |
流入 |
西力東漸、東漸於海。 |
徵兆、跡象 |
1.防微杜漸。 2.以為生事擾民,漸不可長。(蘇軾〈教戰守策〉) |
|
慢慢地、逐步地 |
循序漸進、漸入佳境。 |
|
浸泡 |
蘭槐之根是為芷,其漸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(《荀子‧勸學》) |
字形 |
字音 |
字義 |
詞例 |
遑 |
ㄏㄨㄤˊ |
閒暇 |
1.發誓述作,兢兢業業,莫敢自遑。 2.不遑多讓。 |
急迫、匆忙 |
遑急、遑遽。 |
||
何、怎能 |
遑論。 |
||
徨 |
ㄏㄨㄤˊ |
|
徬徨(徘徊不前)、徨徨(不知如何是好的樣子)。 |
惶 |
ㄏㄨㄤˊ |
恐懼、害怕 |
惶恐、驚惶失措、人心惶惶。 |
隅 |
ㄩˊ |
角落 |
向隅(比喻孤獨失望、落寞寡歡)、侷促一隅、一隅三反(指能依循事理舉一反三) |
嵎 |
ㄩˊ |
山彎曲的地方 |
負隅頑抗(依恃險要的地勢頑強抵抗,比喻憑藉某種條件頑強抵抗。負嵎,亦作「負隅」)。 |
匱 |
ㄍㄨㄟˋ |
通「櫃」 |
金匱石室之書。 |
ㄎㄨㄟˋ |
缺乏、竭盡 |
匱乏、匱缺、窮匱。 |
|
簣 |
ㄎㄨㄟˋ |
盛土的竹器,類似畚箕 |
1.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。(《論語•子罕》) 2.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《(書經•旅獒》) |
潰 |
ㄎㄨㄟˋ |
大水沖破堤岸,四處奔流 |
潰堤、潰決、千里之堤,潰於蟻穴(比喻對小處的疏失不慎而導致大災禍)。 |
敗逃、逃散 |
潰散、潰敗、潰不成軍。 |
||
腐爛 |
潰爛、胃潰瘍。 |
||
聵 |
ㄎㄨㄟˋ |
原指耳聾,後泛指糊塗不明事理 |
昏聵、振聾發聵(比喻大聲疾呼,以喚醒愚昧的人)。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