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軾〈後赤壁賦〉
是歲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將歸於臨皋。二客從予,過黃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葉盡脫。人影在地,仰見明月。顧而樂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嘆曰:「有客無酒,有酒無肴,月白風清,如此良夜何?」客曰:「今者薄暮,舉網得魚,巨口細鱗,狀似松江之鱸。顧安所得酒乎?」歸而謀諸婦,婦曰:「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須!」於是攜酒與魚,復游於赤壁之下。
江流有聲,斷岸千尺;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幾何,而江山不可復識矣!予乃攝衣而上,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龍,攀栖鶻之危巢,俯馮夷之幽宮;蓋二客不能從焉。
劃然長嘯,草木震動,山鳴谷應,風起水湧。予亦悄然而悲,肅然而恐,凜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聽其所止而休焉。
時夜將半,四顧寂寥。適有孤鶴,橫江東來。翅如車輪,玄裳縞衣,戛然長鳴,掠予舟而西也。
須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夢一道士,羽衣翩仙,過臨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「赤壁之遊,樂乎?」問其姓名,俛而不答。「嗚呼噫嘻!我知之矣,疇昔之夜,飛鳴而過我者,非子也耶?」道士顧笑,予亦驚悟。開戶視之,不見其處。
語譯:這一年十月十五日,我從雪堂步行出發,要回臨皋亭去,兩位客人跟著我,走過黃泥坂。這時霜露已下,樹葉全都脫落了。人影映在地上,抬頭望見明月。環顧四周夜景,心裡快樂極了。我們邊走邊唱著歌。一會兒,我感嘆地說:「有客人沒有酒,有酒沒有菜,月色皎潔,晚風涼爽,怎麼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?」客人回答說:「今天傍晚,張網捕到一條魚,大嘴細鱗,形狀像松江的鱸魚。但什麼地方能找到酒呢?」回到家裡跟妻子商量,妻說:「我有一斗酒,已經存放很久了,正是準備供應你隨時需用的!」於是帶著酒和魚,再度到赤壁的下面遊玩。
江水發出聲響,峭壁高聳直立;山似乎高了些,月似乎小了些;水位低了,石頭露出來了。距離上次沒多少時日,江山景色卻教人認不得了!我撩起衣服上岸,踩上高峻的巖石,撥開叢生的雜草,蹲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,爬上屈曲的樹木,攀登蒼鷹棲宿的高崖,俯覽河伯居住的水宮;那兩個客人卻不能跟著我了。
突然有一聲長嘯,破空而來,草木震動,高山共鳴,深谷回響,夜風掀起,水濤騰湧。我也不禁黯然悲傷,悚然恐懼,覺得此地淒清不可以久留。於是回到船上,把船直放江心,聽任它漂到哪兒就歇下來。
這時已經快半夜了,四面看去,非常冷清。剛好有一隻鶴,橫過江面從東邊飛來。翅膀像車輪一般,黑色的下身,白色的上身,嘎嘎地長鳴,掠過我的船,向西邊飛去。
不久,客人走了,我也回家就寢。夢裡看到一個道士,披著羽毛的氅衣,飄然若仙的樣子,經過臨皋亭下,向我作揖問道:「赤壁之遊,快樂嗎?」我問他的姓名,他低頭不答。「哦,哦!我知道了,昨天夜晚,又飛又叫地掠過我的船的,不就是你嗎?」道士回顧而笑,我也驚醒過來。打開門看看,卻已不見他的蹤影。
賞析:本文藉赤壁冬景的蕭索以抒寫其歲月悲感與登仙之想。全文可分五段。首段敘再遊赤壁的緣起。二段描寫赤壁夜景及攀登巉巖所見的景象。三段描寫景象的變動與悲懼心情。四段記孤鶴掠舟而過。末段敘夢見道士一事。
全文由赤壁冬景之淒清與兩次出遊(相隔三個月)景色變動之大,興發作者悄然而悲的情緒:悲日月之易逝與江山之無常,亦即悲生命之易逝與無常。故而當象徵仙壽的孤鶴掠舟而去時,觸動了作者對長生登仙的欣羨和想望,因而夢見羽衣翩仙的道士。
較諸〈前赤壁賦〉之通達超曠,本文似又掉入「哀吾生之須臾,羨長江之無窮」的悲情中。然因其通篇多用短句,筆調沖淡;對冬景的感觸也只以兩句含蓄簡淡地帶過;文末孤鶴道士與夢境的玄虛,又極富象徵的意境,故仍充滿空靈清逸之趣與無窮餘韻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