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概要:雜記的內容廣泛,包括一切記事、記物之文,亦有夾寫景、抒情或議論者。
題材內容 |
說明 |
代表作品 |
臺閣名勝記 |
古人修築亭臺樓閣,或是觀覽名勝古蹟時,藉此記敘建造修葺的過程、歷史的沿革以及傷今悼古的感慨等 |
歐陽脩〈醉翁亭記〉 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 |
山水遊記 |
以描寫山川勝景、自然風物為題材,是作者親身遊歷的紀錄,抒寫作者對山川風物的感受 |
柳宗元〈永州八記〉 王安石〈遊褒禪山記〉 |
書畫雜物記 |
記述該書畫或物件的內容、形狀、藝術特點、流傳情況等,亦有因此而懷遠人、發議論、生感慨者 |
韓愈〈畫記〉 魏學洢〈王叔遠核舟記〉 |
人事雜記 |
以記人敘事為內容。一般以「記」名篇,少數則標為「志」 |
錢公輔〈義田記〉 歸有光〈項脊軒志〉 全祖望〈梅花嶺記〉 |
二、范仲淹
時代 |
宋太宗端拱二年(989)~宋仁宗皇祐四年(1052)。蘇州吳縣人。 |
字號 |
字( 希文 ),卒諡( 文正 )。 |
經歷 |
1.幼時父親病逝,家貧無依,隨改嫁的母親改名「朱說」。 2.少有志節,刻苦力學,有( 斷虀畫粥 )的典故。 3.二十三歲時得知身世後決意自立門戶,任官後迎其母歸養,並恢復范姓。 4.曾以龍圖閣直學士出任陜西經略副使。主持邊務數年,號令嚴明,德威遠播,西夏不敢來犯。(羌人呼為「龍圖老子」,西夏人稱「小范老子,胸中自有數萬甲兵」) 5.慶曆三年任參知政事(相當於副宰相),推行政治改革,是為「( 慶曆新政 )」。但因反對者眾,故於慶曆五年自請罷相。此後歷任地方官職,政績卓著。 6.晚年於蘇州購置田產,設立義田、義莊,以救濟范氏族人,自己卻貧約以終其身。 |
作品 風格 |
1.文章清麗順暢,以抒寫懷抱為主。 2.詞則豪放蒼涼,膾炙人口,開豪放先聲。 |
著作 |
後人輯有《范文正公集》。 |
▲蔡襄:
公薨之後,獨無餘資。君國以忠,親友以義,進退安危,不易其志。立身大節,明白如是。
▲歐陽脩〈范文正公神道碑銘〉:
公少有大節,於貧賤富貴,毀譽歡戚,不一動心;而慨然有志於天下。常自誦曰:「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足見先憂後樂,乃文正公平素之所蓄積,特因登樓而發之耳。
▲朱熹《朱子語類》:
1.本朝忠義之風,卻是自范文正公作成起來也。
2.至范文正時便大厲名節,振作士氣,故振作士大夫之功為多。
▲元好問〈范文正公畫像贊〉:
文正范公,在布衣為名士,在州縣為能吏,在邊境為名將,其才其量其忠,一身而備數器。在朝廷,則孔子之所謂大臣者,求之千百年間,概不一二見,非但為一代宗臣而已。
▲紀昀《四庫全書總目》:
行求無愧於聖賢,學求有濟於天下,古之所謂大儒者,有體有用,不過如此。
三、詠范仲淹的詩詞聯
詩詞聯 |
關鍵字 |
柴文化〈清明祭范公〉 未居廟堂亦憂民,身處江湖難思君。 時乖命蹇路難行,拳拳一顆赤子心。 |
未居廟堂亦憂民,身處江湖難思君 |
山東益都范公亭聯 兵甲富於胸中,一代功名高宋室; 憂樂關乎天下,千秋俎豆重蘇臺。 |
兵甲、憂樂 |
對聯 窮秀才,憂天下,買義田,服西夏; 寵與辱,皆自由,樹風範,稱一流。 |
憂天下、買義田,服西夏、寵與辱,皆自由、稱一流 |
對聯 朝廷無憂有范君;京師無事有希文。 |
范君、希文 |
山東鄒平縣范公祠聯 宰相出山中,畫粥埋金,二十年長白棲身,看齊右鄉賢,依然是蘇州譜系; 秀才任天下,先憂後樂,三百載翰卿著績,問濟南名士,有誰繼江左風流。 |
畫粥埋金、長白棲身、蘇州譜系、先憂後樂 |
關鍵詞說明
1.買義田,服西夏、兵甲、寵與辱,皆自由、稱一流:范仲淹於〈岳陽樓記〉中,抒發憂國憂民、寵辱偕忘的情懷。此外,他購置義田,濟助族人,並且擅於邊防兵務,號令嚴明,德威遠播,使西夏不敢來犯,人稱「天下第一流人物」。
2.埋金、長白棲身:范仲淹進應天府書院前,曾入山東的長白山醴泉寺讀書,據《章丘縣志》記載,范仲淹掛單讀書期間,曾在廟中挖到大量財物,但他不為所動,將財物埋回土中,後來醴泉寺遭火災,懇請為官的范仲淹資助重建,范仲淹於是將當初埋金之處告知,鄉里間傳為美談。
3.蘇州譜系:范氏祖籍在蘇州吳縣。
地理位置 |
為湖南岳陽西門樓,臨洞庭湖。 |
稱譽 |
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。 |
地位 |
1.與湖北武昌黃鶴樓、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。 2.現為三者中僅存的一座。 |
歷史沿革 |
1.相傳岳陽樓的前身為三國時代東吳名將魯肅操練水師的閱軍樓。 2.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時,擴建此樓並正式命名為岳陽樓。 3.現在的岳陽樓為清光緒六年重建。 |
建築特色 |
為三層三簷黃琉璃瓦盔頂,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盔頂建築。整個樓閣為純木構築,不用一根鐵釘,其脊飾動物,翹角飛簷,門窗雕塑精美,枋柱朱漆彩繪,建築精湛,金碧輝煌。 |
(一)杜甫〈登岳陽樓〉
昔聞洞庭水,今上岳陽樓。吳楚東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親朋無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戎馬關山北,憑軒涕泗流。
語譯:從前曾聽聞洞庭湖如何的廣闊,今天才真正登臨岳陽樓。樓上遠眺,春秋時吳、楚兩國的土地,在東南方被湖水隔開;日月好似都浮在廣闊的湖面之上。親戚朋友一點音訊也沒有,只有一隻孤舟陪伴著我這個又病又老的人。西北邊境戰亂依舊,我靠著岳陽樓,想起國難,忍不住淚如雨下。
說明:本詩作於杜甫晚年漂泊的路途之上。詩的前四句,緊扣湖與樓的關係而寫,由時間與空間的交互取材,將景色描繪得壯闊亙永。然而「獨自莫憑欄,無限江山」,遠眺的時刻,最易讓人想到家愁國恨。詩人寫著自身的不幸,其實是全國百姓的不幸,也藉此表達對國家多難的憂思。
(二)孟浩然〈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〉
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。氣蒸雲夢澤,波撼岳陽城。
欲濟無舟楫,端居恥聖明。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。
語譯:八月洞庭湖水漲得幾乎與岸齊平,遠遠望去,水天相連顯得無比的廣闊。水氣蒸騰而上,在這個古代雲夢澤的地區,滾滾的波濤撼動著岳陽城。我想要渡湖到對岸,可惜沒有船可以乘載;賦閒在家,實在對不起神聖英明的君主。坐著觀看那些垂釣的人,自己空有羨慕得魚的心情。
說明:本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,孟浩然當時西遊長安,寫了這首詩贈給當時任相職的張九齡,希望張久齡賞識、提舉他。但孟浩然始終沒能進入仕途,面對浩闊的洞庭煙波,不免心發慨嘆!本篇開首四句,著意表現洞庭湖氣勢雄偉;後四句借景抒情,更用兩個譬喻,巧妙地表露自己希望有人舉薦的心意。雖然是一首干謁詩,依然表現出他矜持自愛的儒者形象。
(三)白居易〈題岳陽樓〉
岳陽樓下水漫漫,獨上危樓憑曲欄。春岸綠時連夢澤,夕波紅處近長安。
猿攀樹立啼何苦,雁點湖飛渡亦難。此地唯堪畫圖障,華堂張與貴人看。
語譯:岳陽樓下的湖水一望無際,獨自登上高樓倚靠著欄杆。春天湖岸的綠草與雲夢澤相連,遠處紅色夕陽落下的地方已接近長安城。攀援在樹上的猿猴,啼聲如此淒苦,群雁要飛渡這遼闊的湖面,也是件難事。眼前的美景只堪畫上屏風,在富麗的高堂上,展開讓達官貴人欣賞。
(四)李白〈與夏十二登岳陽樓〉
樓觀岳陽盡,川迥洞庭開。雁引愁心去,山銜好月來。
雲間連下榻,天上接行杯。醉後涼風起,吹人舞袖回。
語譯:登上岳陽樓,看盡山川美景,眼前江水遼遠,洞庭湖廣闊無邊。黃昏的雁群帶走內心的惆悵,美好的月色在山頭升起。坐榻四周環繞著雲氣,高舉的酒杯上接天際。酒醉後涼風漸漸吹起,衣袖在風中飛舞,伴人踏上歸途。
(五)元稹〈岳陽樓〉
岳陽樓上日銜窗,影到深潭赤玉幢。
悵望殘春萬般意,滿櫺湖水入西江。
語譯:從岳陽樓的窗子望去,正對著太陽,太陽映照湖面,像一塊紅玉在深潭裡蕩漾。在這落寞的暮春時節,內心興起各種思緒,都隨著滿窗的湖水,西流入江。
(六)李商隱〈岳陽樓〉二首
欲為平生一散愁,洞庭湖上岳陽樓。
可憐萬里堪乘興,枉是蛟龍解覆舟。
語譯:為了排遣平生的憂愁,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陽樓。歷經萬里路程的艱辛,而有此刻乘興遊賞的喜悅,湖裡的蛟龍儘管善於興風作浪,也傾覆不了我勇往直前的小舟。
漢水方城帶百蠻,四鄰誰道亂周班。
如何一夢高唐雨,自此無心入武關。
語譯:春秋時的楚國,以漢水為池,方城為牆,掌控南方的蠻夷,當時四方的鄰國,誰敢指責楚國擾亂了周朝的規矩。無奈楚襄王沉溺於男歡女愛的迷夢中,從此再也沒有出兵武關的雄心。
(七)歐陽脩〈晚泊岳陽〉
臥聞岳陽城裡鐘,繫舟岳陽城下樹。正見江空明月時,雲水蒼蒼失江路。
夜深明月弄清輝,水上人歌月下歸。一闋聲長聽不盡,輕舟短棹去如飛。
語譯:躺臥著聆聽岳陽城裡的鐘聲,將小舟繫在岳陽城下的樹幹上。眼前江水遼闊、明月當空的景象,頃刻間卻煙霧瀰漫,看不清航行的水路。直到深夜,明月再現澄淨的光輝,此時水上傳來歌聲,漁舟在月下準備返航。一首歌還沒聽完,漁人短槳划著輕舟,已消失在眼前。
(八)黃堅庭〈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〉二首其一
投荒萬死鬢毛斑,生出瞿塘灩澦關。
未到江南先一笑,岳陽樓上對君山。
語譯:被流放到偏遠的四川,歷經萬死的艱辛,兩鬢早已斑白,沒想到有生之年,能再經過險惡的瞿塘灩澦堆,平安歸來。在回到江南之前,我已難掩心中的喜悅,因為此時登上岳陽樓,正望著君山。
(九)歐陽脩詠岳陽樓聯
我每一醉岳陽,見眼底風波,無時不作;
人皆欲吞雲夢,問胸中塊磊,何時能消?
(十)詠岳陽樓聯 三則
一樓何奇,杜少陵五言絕唱1,范希文兩字2關情,滕子京百廢俱興,呂純陽三過必醉3。詩耶、儒耶、吏耶、仙耶?前不見古人,使我愴然涕下4。
諸君試看,洞庭湖南極瀟湘,揚子江北通巫峽,巴陵山西來爽氣5,岳州城東道巖疆6。瀦7者、流者、峙者、鎮者,此中有真意,問誰領會得來8?
呂道人太無聊,八百里洞庭,飛過去,飛過來,一個神仙誰在眼!
范秀才真多事,數十年光景,什麼先,什麼後,萬方憂樂獨關心。
去老范一千年,後樂先憂,幾輩能擔天下事?
攬大湖八百里,南來北往,孤帆曾作畫中人。
註釋:1杜少陵五言絕唱:指杜甫〈登岳陽樓〉一詩。2兩字:指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「憂」、「樂」兩字。3呂純陽三過必醉:呂洞賓詩曾云:「朝遊北海暮蒼梧,袖裡青蛇膽氣粗。三醉岳陽人不識,朗吟飛過洞庭湖。」4前不見古人二句:化用陳子昂〈登幽州臺歌〉詩句。5巴陵山西來爽氣:指巴陵山在岳陽樓西方。爽氣即指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。《世說新語•簡傲》:「西山朝來,致有爽氣。」後文所對應的「峙者」指山勢聳立。6岳州城東道巖疆:指岳州城的東面通向高山地帶。後文所對應的「鎮者」指鎮守一方的岳州城。7瀦:水流停聚的地方,指洞庭湖。用韓愈〈岳陽樓別竇司直〉一詩的典故:「瀦為七百里,吞納各殊狀。」8此中有真意二句:化用陶淵明〈飲酒〉詩句。
(十一)王褒生詠岳陽樓聯
放不開眼底乾坤,何必登斯樓把酒;
吞得盡胸中雲夢,方許對古人言詩。
(十二)岳陽樓正廳對聯
四面湖山歸眼底;萬家憂樂到心頭。
(十三)李白詠岳陽樓聯
水天一色,風月無邊。
六、關於〈岳陽樓記〉
寫作背景 |
1.慶曆四年,滕宗諒遭人誣告濫用公帑,貶至岳州。 2.滕宗諒於慶曆五年重修岳陽樓,並寫信給當時被貶至鄧州的范仲淹,又附上一幅《洞庭秋晚圖》,請范仲淹為岳陽樓寫一篇記文。 3.范仲淹知道滕宗諒「豪邁自負,罕受人言」,被貶後,神態言詞間常懷憤恨不平之氣,一直擔心他會自招禍患。剛好趁此機會,寫下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、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,既自抒懷抱之外也與好友共勉。 |
同年名作 |
歐陽脩〈醉翁亭記〉 |
第一段 |
說明作記緣由 |
暗藏「( 謫 )」的主線 |
第二段 |
描寫洞庭湖風光 |
先概述總寫岳陽樓之「大觀」。 |
「( 前人之述備矣 )」呼應第一段「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」。 |
||
再由岳陽樓特殊的地理位置,引出遷客騷人的登臨感受。 |
||
「( 覽物之情 ),( 得無異乎 )」二句可說是全文樞鈕,開啟下文。 |
||
第三段 |
面對雨景的悲情 |
此二段以對比手法鋪陳出雨悲晴喜之情。 |
第四段 |
面對晴景的喜樂 |
|
第五段 |
憂國憂民的胸襟 |
筆調轉議論、抒情,推出( 先憂後樂 )之情。 |
本文寫景,分別從陰雨時的景況與晴朗時的景況著眼,兩種情境,互相對映,情景交融,生動有致,不但呈現了同一風景名勝的多種風貌,而且採用動態的描敘,一幕幕的畫面活現在紙上,將讀者帶到切身實感的境域中。
晴喜之境 |
日景 |
遠 |
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。 |
|
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。 |
||||
近 |
沙鷗翔集──空中的飛鳥。 |
|||
錦鱗游泳──水裡的游魚。 |
||||
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──地上的花草。 |
||||
夜景 |
無人之境 |
仰觀 |
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。 |
|
俯瞰 |
浮光躍金──動態的。 |
|||
靜影沉璧──靜態的。 |
||||
有人之境 |
客觀 |
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。 |
||
主觀 |
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。 |
|||
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 |
范仲淹在〈岳陽樓記〉中透過精準的藝術語言,運用各種感官摹寫的技巧,描述出洞庭湖晴、雨之際的不同變化,下表綜合雨景、晴景的感官觸覺,所產生的不同情境、意境的對比,整理如下:
|
雨景 |
晴景 |
視覺 |
日星隱耀,山岳潛形 |
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 |
聽覺 |
陰風怒號,虎嘯猿啼 |
沙鷗群鳴,漁歌互答 |
嗅覺 |
冷風撲鼻,久雨霉濃 |
岸芷汀蘭,芳香盈鼻 |
觸覺 |
霪雨霏霏,溼黏難適 |
和風煦日,體舒氣爽 |
情境 |
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 |
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 |
意境 |
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 |
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 |
篇名 |
〈岳陽樓記〉 |
〈醉翁亭記〉 |
|
作者 |
姓名 |
( 范仲淹 ) |
( 歐陽脩 ) |
字號 |
字希文。卒諡文正。 |
字永叔,號( 醉翁 )、六一居士。卒諡文忠。 |
|
文風 |
清麗順暢,以抒寫懷抱為主。 |
平易自然,情韻綿邈。 |
|
出處 |
《范文正公集》 |
《歐陽文忠公全集》 |
|
寫作時間 |
北宋仁宗慶曆六年,推行政治改革失敗,貶官鄧州,滕宗諒重修岳陽樓,請其作記。 |
北宋仁宗慶曆六年,參與政治改革失敗,貶官滁州後所作。 |
|
體裁 |
1.臺閣名勝記 2.古文 3.貶謫文學 |
1.臺閣名勝記 2.古文 3.貶謫文學 |
|
主旨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 |
與民同樂 |
|
文眼 |
( 謫 ) |
( 樂 ) |
|
作法說明 |
1.兼具寫景、敘事、抒情、議論。 2.寓情於景。 3.駢散相間,結構謹嚴。 |
1.兼具寫景、敘事、抒情。 2.每段主題不同,各具層遞筆法。 3.有特定的地點,時間、景物為泛寫。 4.駢散相間,章法奇特。 |
詞語 |
相似 |
相反 |
政通人和 |
民康物阜、風調雨順、歌舞昇平 |
兵荒馬亂、生靈塗炭、兵連禍結 |
浩浩湯湯 |
浩浩蕩蕩、浩浩淼淼、洶湧澎湃、 巨浪滔天 |
涓涓細流 |
遷客騷人 |
騷人墨客、逐客愁人、謫宦詩人 |
不識之無、目不識丁 |
春和景明 |
惠風和暢、風和日麗、淑氣迎人、 春光明媚 |
霪雨霏霏、春雨綿綿、晦暗不明 |
心曠神怡 |
神清氣爽、怡然自得、游目騁懷 |
心煩意亂、心亂如麻、局促不安 |
寵辱偕忘 |
寵辱不驚、悠然自得、超然物外 |
池魚籠鳥、籠鳥檻猿 |
勝狀 |
勝景、美景、名勝、大觀 |
頹景 |
遷客 |
謫臣、謫吏、逐臣 |
重臣、要臣、柱臣 |
騷人 |
文人、詩人、墨客 |
白丁、俗客 |
薄暮 |
黃昏、向晚、夕暮 |
清晨、黎明、拂曉 |
冥冥 |
幽暗、晦暗、昏暗、陰暗 |
明朗、明亮、光明、皎潔 |
郁郁 |
濃郁、馥郁、芳烈 |
清淡、雅淡、惡臭 |
青青 |
菁菁、萋萋、蓁蓁、芊芊、離離、 蓊蓊、鬱鬱 |
濯濯、光禿 |
廟堂 |
朝廷、宮廷、魏闕、廷闕 |
江湖、山林、草澤、草莽 |
十二、重點修辭──互文
定義 |
指上下句的結構相同或相似,有兩種情況:(1)某些詞語依據上下句的條件互相補充,合在一起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。(2)上文中省略下文出現的詞語、下文中省略上文出現的詞語,參互成文、綜合見義。(理解或語譯時必須前後語意互相拼合,彼此補充。) |
例句 |
▲單句中的互文足義: 1.朝暉夕陰。──朝夕的晴陰變化 2.岸芷汀蘭。──岸邊及沙洲上的白芷、蘭草 3.主人下馬客在船。(白居易〈琵琶行并序〉)──主人與客人同時下馬上船 4.煙籠寒水月籠沙。(杜牧〈泊秦淮〉)──煙霧和月光籠罩著寒水和沙灘 5.秦時明月漢時關。(王昌齡〈出塞〉)──秦、漢時的明月和關塞 ▲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: 1.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──不因外在環境、自身遭遇而悲喜 2.至於負者歌於途,行者休於樹,前者呼,後者應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遊也。(歐陽脩〈醉翁亭記〉)──負者、行者歌於途或休於樹;前呼則後應,後呼則前應 3.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。(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)──文章和詩歌的創作都應該針對時代,反映社會現實 |
字形 |
字義 |
詞例 |
屬 |
音( ㄓㄨˇ ) |
|
通「囑」,請託 |
屬予作文以記之。 |
|
勸請 |
舉酒屬客。(蘇軾〈赤壁賦〉)(舉起酒杯向客人敬酒) |
|
連綴 |
武仲以能屬文(連綴文字。指寫文章)為蘭臺令史,下筆不能自休。(曹丕《典論•論文》) |
|
音( ㄕㄨˇ ) |
||
隸屬、歸於 |
名屬教坊第一部。(白居易〈琵琶行并序〉) |
|
類、類別 |
有良田、美池、桑、竹之屬。(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) |
|
薄 |
通「迫」,迫近 |
1.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 2.但以劉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。(李密〈陳情表〉) |
輕視、看輕 |
1.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。(諸葛亮〈出師表〉) 2.厚今薄古(重視當代,而不看重古代)、厚此薄彼。 |
|
減輕 |
省刑罰,薄稅斂。(《孟子•梁惠王上》) |
|
簡單、微不足道 |
會數而禮勤,物薄而情厚。(司馬光〈訓儉示康〉) |
|
不厚的 |
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(畏懼謹慎,像靠近深水潭的邊上,也像走在薄冰上)。(《論語•泰伯》) |
|
刻薄、不敦厚 |
故聞柳下惠之風者,鄙夫寬,薄夫敦(所以聽聞柳下惠的風格氣節的人,胸襟狹隘的,也會變得寬宏;性情刻薄的,也會變得敦厚了)。(《孟子•萬章下》) |
|
低微、卑賤 |
薄祚寒門(貧困卑賤的家世)、出身微薄。 |
|
貧瘠、不肥沃 |
薄田。 |
|
景 |
日光 |
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。 |
景色 |
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(歐陽脩〈醉翁亭記〉) |
|
大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(《詩經•小雅》)(高山我仰望,大路我嚮往。) |
|
微 |
無、沒有 |
微斯人,吾誰與歸! |
卑賤 |
人微言輕、出身寒微。 |
|
衰落 |
吾觀三代以下,世衰道微。(顧炎武〈廉恥〉) |
|
精妙幽深 |
微言大義。 |
|
暗中、秘密地 |
1.風雪嚴寒,從數騎出,微行,入古寺。(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) 2.引入,微指左公處。(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) |
|
細小 |
細微、具體而微。 |
字形 |
字音 |
字義 |
詞例 |
檣 |
ㄑㄧㄤˊ |
船的桅桿 |
1.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。 2.細草微風岸,危檣獨夜舟(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,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獨的停泊著)。(杜甫〈旅夜書懷〉) |
牆 |
ㄑㄧㄤˊ |
磚石等材質砌成的區隔或屏障物,或泛指人或物圍聚形成如牆的狀態 |
飛牆走壁、門牆桃李(形容師長所栽培的後輩)、銅牆鐵壁、禍起蕭牆(比喻災禍或災亂發生於內部)。 |
薔 |
ㄑㄧㄤˊ |
植物名 |
有情芍藥含春淚,無力薔薇臥晚枝。(元好問〈論詩三十首〉) |
嗇 |
ㄙㄜˋ |
儉省 |
吝嗇、慳嗇。 |
穡 |
ㄙㄜˋ |
收割穀物,也泛指農事 |
稼穡(泛指農事)、不稼不穡(不參與農事操作,諷刺人無功而受祿)。 |
留言列表